证券时报记者李东亮 时隔半年,融券业务再次回到投资界视野。继方正证券和中泰证券之后,平安证券昨日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将在24日起恢复融券业务。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的调查,西南证券、东方证券和兴业证券等35家券商通道,在2月份出现
证券时报记者 李东亮 时隔半年,融券业务再次回到投资界视野。继方正证券和中泰证券之后,平安证券昨日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将在24日起恢复融券业务。据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记者的调查,西南证券、东方证券和兴业证券等35家券商通道,在2月份出现了融券卖出,累计卖出规模从数万到数亿不等。调查显示,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银河证券尚未恢复融券业务。 不过,在众多已恢复融券业务的大型券商中,有些基本无法融到券,交易规模仅为千万级别。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尽管每日公布的券种不同,但规模和种类大同小异,要么是停牌的股票,要么是一手、两手尚在交易的券种,券种通常不超过5只。 公开数据显示,在指数高位震荡的去年5、6月份,融券余额从未超过百亿。由于指数已大幅回落,且目前市场存量资金有限,即便恢复融券业务,规模也很难回到高位。数据显示,目前融券规模仅为20亿元,这些合约基本上为券商在暂停融券业务之前已签订,且尚未到期的合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