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并购重组市场出现的变化,让中概股回归的资本“盛宴”难延续。市场人士认为,中概股回归之路将不会平坦。中概股及借壳方需要在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权益等方面更加规范合规。 平衡利益 去年以来,中概股回归无疑是市场的热门话题。数据显示
近期,并购重组市场出现的变化,让中概股回归的资本“盛宴”难延续。市场人士认为,中概股回归之路将不会平坦。中概股及借壳方需要在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权益等方面更加规范合规。 平衡利益 去年以来,中概股回归无疑是市场的热门话题。数据显示,2015年以来,已有超过40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宣布私有化退市计划。其中,有10余家公司已经完成私有化。也有公司完成了借壳回归。5月29日,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回归A股画上句号,史玉柱成为公司新任董事长。世纪游轮公司公告显示,公司董事会第九次会议选举史玉柱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此外,会议同意公司在香港设立全资子公司,用于拓展海外业务,投资金额不超过2000万美元。 市场人士认为,中概股回归是一场资本“盛宴”,不论是中概股公司本身还是借壳方都是资本“盛宴”的享用者。“私有化的过程中,充满着公司股东、机构‘掮客’等利益纠葛,私有化后A股上市的路径选择又存在利益博弈,是否借壳上市、借哪个壳等都是资本运作必须考量的问题。而在二级市场上,一旦有中概股私有化,该中概股‘借壳概念股’就马上出现,市场反复炒作借壳预期。哪怕是确定了借壳回归的方案,还涉及到两边公司股东利益平衡,这其中存在牺牲上市公司原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利益的可能。”市场人士指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