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学毅 上周末,A股走进了一个关键点位:近36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实现零涨幅,且距离前期高点5178点恰有一周年,期间深跌43.34%。《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注意到,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在股指震荡时抗跌明显,更是有近20
■本报记者 赵学毅 上周末,A股走进了一个关键点位:近36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实现零涨幅,且距离前期高点5178点恰有一周年,期间深跌43.34%。《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注意到,主动管理型偏股基金在股指震荡时抗跌明显,更是有近200只基金在大盘深跌时实现正收益。通过观察基金去年半年报,我们发现,实现赚钱的基金表面上看主打“地板”仓位,但实际上这些基金在赚钱道路上各有玄机。 “在去年6月中下旬及8月中下旬,A股经历了千股跌停式的暴跌,这令基金经理措手不及,鲜有基金经理在短时间内完成急速调降仓位。”北京一基金分析师对《证券日报》基金新闻部记者表示,能实现正收益的基金主要还有三大玄机:一是受巨额赎回导致净值突然暴涨,二是成立时间不久的新基金未完成建仓,三是小幅收正的打新基金。 “地板”仓位有效抗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