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王兴亮张晓琪 自做市商制度推出以来,券商似乎从未像现在这么“难过”。一边是服务对象用脚投票,做市意愿不断下降;一边是监管趋严下频频因违规被罚。在“内忧外困”夹击下,部分做市券商开始谋变,或收缩或转向,积极调整新三板
□本报实习记者 王兴亮 张晓琪 自做市商制度推出以来,券商似乎从未像现在这么“难过”。一边是服务对象用脚投票,做市意愿不断下降;一边是监管趋严下频频因违规被罚。在“内忧外困”夹击下,部分做市券商开始谋变,或收缩或转向,积极调整新三板业务。 业内人士指出,挂牌企业突破万家之后,以前主要靠“冲量”赚钱的券商面临存量盘活问题,加强保荐融资之外的经纪配套服务,成为布局新三板的新趋势。 做市热情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