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周开始发酵的国海证券“假章门”事件在监管介入后,暂时得以缓解。 继前一天公告“承认债券交易协议,愿共同承担责任”后,12月22日,国海证券再次发布公告称,伪造司章私签的债券交易协议涉及债券金额不超过165亿元,其中80%以上为安
自上周开始发酵的国海证券“假章门”事件在监管介入后,暂时得以缓解。 继前一天公告“承认债券交易协议,愿共同承担责任”后,12月22日,国海证券再次发布公告称,伪造司章私签的债券交易协议涉及债券金额不超过165亿元,其中80%以上为安全性和流动性高的主流国债、国开债品种,信用债占比不到20%。有关债券由与会各方继续持有,信用债风险收益由国海证券全部承担。 分析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表示,从结构上看,此次代持信用债占比较低,80%以上为安全性和流动性高的主流国债、国开债等利率债品种,流动性好,变现能力强。信用债风险收益占比较低,浮亏可能没有市场之前猜测的10亿之多,大概在8亿。但机构市场是讲信任的地方,国海及相关涉事机构在市场中的风控能力、信誉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质疑,中长期对业务影响颇大。短期来看,投资者出逃在所难免,复牌后股价势必承压。 另外,市场还担忧,国海证券在该事件后可能会遭遇监管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