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超 近日,保监会解除中融人寿监管措施,成为引发保险业内和资本市场关注的话题。中融人寿此前因偿付能力不足受到监管,被暂停增量股票投资,而其在二级市场上的举牌行为也引发市场侧目。分析人士认为,中融人寿偿付能力不足的背后,是
□本报记者 李超 近日,保监会解除中融人寿监管措施,成为引发保险业内和资本市场关注的话题。中融人寿此前因偿付能力不足受到监管,被暂停增量股票投资,而其在二级市场上的举牌行为也引发市场侧目。分析人士认为,中融人寿偿付能力不足的背后,是其在负债端高度依赖快速聚拢保费的理财型产品,在资产端采取“资产驱动负债”的激进投资手法。在偿二代多维管理模式下,资本占用体现了不同风险维度的综合作用,强化了偿付能力对保险资金配置的影响和约束作用。未来,分险种管理和资产负债匹配管理将成为保险资产配置的重要目标,且资产配置将更重实质,重视风险分散。 融人寿“锁仓”近一年 近日,保监会发布消息称,鉴于中融人寿于2016年11月完成增资40亿元,增资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34.49%,偿付能力重新达标。依据有关监管规定,保监会决定解除此前有关监管函对中融人寿采取的监管措施,并要求中融人寿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合理确定业务规模,加强偿付能力动态管理,做好预测分析和资本规划,健全资本补充机制,确保偿付能力持续充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