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矫月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主要是为了给员工发福利,希望通过以较低的股价买公司股票的方式来笼络员工留在上市公司。由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福利性”,上市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一时间成为机构和投资者追捧的投资热点,认为
■本报记者 矫月 一般来说,上市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主要是为了给员工发福利,希望通过以较低的股价买公司股票的方式来笼络员工留在上市公司。由于员工持股计划的“福利性”,上市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一时间成为机构和投资者追捧的投资热点,认为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的股价应该处于“安全区域”。但是,在A股大盘上下波动不稳定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推出的员工持股计划其实也并不安全,难免出现股价下跌被套的情况。 《证券日报》记者整理同花顺统计数据发现,在5月1日至6月4日之间,合计有33家上市公司公告披露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增持买入自家股票。而截至6月4日,上述33家公司中有23家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平均买入价格低于现今公司收盘价。 以百利科技为例,公司于5月13日发布公告称,截至2017年5月12日,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华融百利科技员工持股1号定向资产管理计划”累计买入公司股票143.6668万股,均价为27.22元/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64%。 |